(圖片來自網絡)
以發布經濟信息為主的世界最大的綜合信息機構,日本經濟新聞集團《日經NIKKEI BigData》在2017年1月刊發表了以[Adways利用中國EC數據開發預測模型,對日本電商平臺的商品、店鋪銷售額進行推測]為標題的報道。
報道介紹了愛德威在中國開發的EC大數據模型,并應用于日本電商平臺,已經為數百家品牌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深受日本企業的認可,其監測范圍覆蓋日本EC市場的50%。在日本的電商界,能把沒有被公開的銷量數據準確推測出來,目前也只有愛德威ADWAYS公司。
報道摘要,翻譯如下:
由于銷售額數據在日本電商平臺上是不公開的,于是愛德威根據中國EC市場在過去五年間的商品的銷售額、商品排名、評論數、銷售價格及廣告營銷的大數據開發了數據模型。愛德威從日本電商平臺抓取總流通額,然后分商品、分店鋪進行銷售額的推測,并且,通過對客戶企業進行回訪調查,修正誤差,提高數據精準度。
中國同日本的消費傾向是有差異的、平臺的排名計算基準也有所不同、盡管國家不同,但是模型卻是可以共通化來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統(AI)、大數據支持數據的高精度。通過7年如一日,每天對電商平臺數億頁面數據的抓取,并對收集的數據,用AI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清洗,這些全部都是由人工智能系統自動判別所處理的。
(來源:日経ビッグデータ2017/ 1/10)
是真的嗎?
對于AI技術的精準度很多人也非常關注,對于這個問題,ADWAYS愛德威-日本數據事業擔當負責人:吉野順子女士在日經NIKKEI BigData上也發表了這樣有趣的介紹[EC業界通常所說的長尾效應是真實的嗎?人工智能基于1億件商品的交易數據進行了驗證]
報道摘要,翻譯如下:
日本EC 市場通常所說的[長尾效應](細分市場有眾多的商品數量,其合計銷售總量會高于少數的熱門商品。)這是真的嗎?
愛德威電商大數據“Nint”通過對1億件商品的真實交易數據進行了驗證(分析對象為2016年1月~12月的三大電子商務平臺,“樂天市場”、“ Amazon.co.jp”、“Yahoo!商店”銷售數量的推算數據)其結果是:
三家電子商務平臺眾多細分市場的商品雖然商品數量占大多數,但其合計的銷售額都只占各家電子商務平臺全部銷售額的10%~20%的程度,在銷售額中所占比重很低。這一實際情況與被作為共同論調的[長尾效應]很顯然是并不一樣的。
(來源:日経ビッグデータ2017/ 2/10)
此外,日本產業新聞也對愛德威在中國國內擴大電商平臺監測范圍,進行了報道,證實除阿里巴巴和京東以外,愛德威已經對過去半年中新崛起的跨境電商龍頭網易考拉進行覆蓋監測,并將在4月份實現主要針對女性目標用戶的電商平臺唯品會的覆蓋監測,這將進一步擴大整體覆蓋的電商份額,為中國和日本企業提供更廣范圍的電商大數據服務。
(來源:日経産業新聞2017/ 3/10)